9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落户北京延庆

  2021-12-04 10:09:16

《北京市延庆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(2021版)》公布

昨日,《北京市延庆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名录(2021版)》(以下简称《名录》)发布,收录了延庆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50种,其中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。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,《名录》中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彩鹮(huán),填补了北京市鸟类的空白。

今年5月22日,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挂牌成立后,开展了野生动植物本底资源调查。《名录》的原始资料来源于野外监测数据、红外相机影像、各个保护区的巡护记录、科学考察报告和总体规划,最终经专家论证、筛选、确认形成。《名录》共收录延庆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30目95科450种,包含390种鸟类、38种兽类、22种两栖爬行类,物种数量占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物种总数的75%。

在这份《名录》中,被列入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的物种有95种,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种,包括豹、彩鹮、白头鹤等;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,包括豹猫、中华斑羚、灰鹤、团花锦蛇等。《名录》包括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74种,其中北京市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9种,包括花面狸、蓝翡翠、灰头绿啄木鸟等;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5种,包括大耳蝠、牛背鹭、黑斑褶皱蛙等。

值得一提的是,《名录》中的“彩鹮和短嘴金丝燕”,在今年4月发布的《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-鸟类》中并无记载,填补了北京市鸟类多样性记录的空白。
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作为北京市的西北生态屏障,延庆区现有各类自然保护地共16处,实际覆盖面积778.91平方公里,占全区总面积的39.05%。其中自然保护区10处: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、野鸭湖市级湿地自然保护区、朝阳寺市级木化石自然保护区、玉渡山区级自然保护区、太安山区级自然保护区、白河堡区级自然保护区、水头区级自然保护区、金牛湖区级自然保护区、莲花山区级自然保护区、大滩区级自然保护区;自然公园4处: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、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、八达岭国家森林公园、延庆莲花山市级森林公园;风景名胜区2处:八达岭-十三陵国家级风景名胜区(延庆部分)、龙庆峡-松山-古崖居市级风景名胜区。

为了给越冬候鸟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,延庆区还在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,打造了330亩的“候鸟食堂”,这片农田种植玉米、高粱、大豆等农作物。10月上旬至今,监测人员已陆续观测到近30万只迁徙候鸟,预计整个迁徙季会达到50万只候鸟。其中灰鹤的同步监测数量可达5000-8000只,可谓是“灰鹤营地”。

文/本报记者 崔毅飞 摄影/本报记者 袁艺

视频/本报记者 崔毅飞 张静雅

现场

野生动物“回家”身背定位系统

在野鸭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《名录》发布现场,延庆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还将近期救助的豹猫、雕鸮(xiāo)、普通鵟(kuáng)放归自然。

延庆区野生动植物保护救助中心负责人郭旭雄介绍,本次放归的豹猫、雕鸮、普通鵟,都是在接到市民电话后,救助中心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及时救治并带回救助站,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休养,目前身体状况良好,均已达到放归标准。

“选择在野鸭湖地区放归自然,是考虑到附近食源充足。”延庆区自然保护地管理处科研监测科负责人方春表示,此次放归自然的雕鸮和普通鵟,均身背GPS定位装置,以便日后监测其活动轨迹。

此外,在野生动物肇事补偿方面,救助中心完成了2021年15个乡镇,涉及2500余户受损户的损失核查工作,补偿金额约250万元。

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此次放归自然的豹猫、雕鸮、普通鵟,均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。

豹猫,别名山猫、狸猫,体长40-65厘米,尾长20-40厘米,体重2-3公斤,体型比家猫大。栖息于山林、丘陵等偏僻地区,多在夜晚觅食,性情凶猛、行动敏捷、善于爬树。食物有鼠、兔、鸟、蛙、昆虫及野果。北京密云、怀柔、门头沟、延庆、朝阳等区均有分布。

雕鸮,别名猫头鹰,是在夜间捕食的大型猛禽,体长55-70厘米,体重1.5-4.0公斤。白天在林中或山峰岩石上休息,傍晚和黎明最为活跃,飞翔起来几乎没有声音。食物主要是鼠类,一夜能捕3-6只鼠。雕鸮耐饥饿能力强,可十几天不食。

普通鵟,体型似苍鹰,为中型猛禽。生活于开阔的旷野及其附近的疏林中,常单独活动、觅食。秋季鼠类到田地里偷吃粮食,鵟便替农民“捉贼”。它在田野上空盘旋,视力敏锐,发现猎物便折起双翼向猎物俯冲,成功率较高。此外,鵟也捕食蛙、蛇、蜥蜴等。  文/本报记者 崔毅飞

【编辑:房家梁】